煙囪加固施工流程與技術要點
發布日期:2025-9-16 8:39:26 人氣:1 欄目:行業動態
施工流程:基坑開挖→地基處理→鋼筋綁扎→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養護→回填土
技術要點
基坑開挖:根據設計要求,確定基坑的開挖范圍和深度。采用機械開挖與人工開挖相結合的方式,避免超挖現象。在開挖過程中,對基坑邊坡進行支護,防止邊坡坍塌。
地基處理:對基坑底部的軟弱土層進行處理,可采用換填法、夯實法等方法。換填材料選用級配砂石或灰土,分層鋪設并夯實,壓實系數不小于 [X]。
鋼筋綁扎: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綁扎基礎鋼筋。鋼筋的規格、數量、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鋼筋的連接采用焊接或機械連接,焊接接頭和機械連接接頭的質量應符合相關標準規定。
模板安裝:模板采用鋼模板或木模板,模板的安裝應牢固、平整,接縫嚴密,不得出現漏漿現象。模板的支撐系統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
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30/C35 等]。混凝土的澆筑應連續進行,采用振搗器振搗密實,避免出現蜂窩、麻面等缺陷。澆筑過程中,應按規定制作混凝土試塊,用于檢測混凝土的強度。
養護: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及時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 [7/14] 天,可采用覆蓋灑水養護或噴涂養護劑養護的方式,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確保混凝土強度的正常增長。
回填土: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 [70%] 以上后,方可進行回填土施工。回填土應分層鋪設并夯實,壓實系數不小于 [X],回填土的土質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含有雜物和腐蝕性物質。
裂縫修補
施工流程:裂縫清理→裂縫檢測→封縫→灌漿→養護
技術要點
裂縫清理:采用高壓水槍或壓縮空氣對裂縫表面進行清理,去除裂縫內的灰塵、雜物和松散混凝土碎屑,確保裂縫表面干凈、干燥。
裂縫檢測:使用裂縫寬度檢測儀對裂縫的寬度、長度和深度進行檢測,記錄裂縫的相關數據,為裂縫修補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
封縫:對于寬度小于 [0.2] 毫米的裂縫,采用環氧樹脂膠泥進行封縫;對于寬度大于等于 [0.2] 毫米的裂縫,采用壓力灌漿的方式進行修補,在裂縫兩端和中間部位設置灌漿嘴,并用環氧樹脂膠泥將裂縫表面封閉,防止灌漿時漿液外漏。
灌漿:采用環氧樹脂灌漿材料進行灌漿,灌漿壓力控制在 [0.2-0.5] MPa 之間,從下往上依次進行灌漿,直至漿液從相鄰的灌漿嘴溢出為止。灌漿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灌漿情況,及時調整灌漿壓力和速度。
養護:灌漿完成后,應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 [7] 天,確保灌漿材料充分固化,達到設計強度。
混凝土剝落修補
施工流程:剝落部位清理→基層處理→鋼筋除銹→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養護
技術要點
剝落部位清理:使用錘子、鑿子等工具將混凝土剝落部位的松散混凝土和雜物清理干凈,直至露出堅實的混凝土基層。
基層處理:對清理后的混凝土基層進行打磨處理,去除表面的浮漿和油污,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后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提高新老混凝土的粘結強度。
鋼筋除銹:對于暴露在外的銹蝕鋼筋,采用機械除銹或化學除銹的方法進行除銹處理,除銹后的鋼筋表面應露出金屬光澤。除銹完成后,涂刷鋼筋防銹涂料,防止鋼筋再次銹蝕。
模板安裝:根據剝落部位的形狀和尺寸,制作專用的模板,模板的安裝應牢固、平整,與原混凝土表面緊密貼合,不得出現縫隙。
混凝土澆筑:采用微膨脹混凝土進行澆筑,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比原混凝土高一個等級。混凝土的澆筑應分層進行,采用振搗器振搗密實,確保新老混凝土結合緊密。
養護: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及時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 [14] 天,可采用覆蓋灑水養護或噴涂養護劑養護的方式。
外包鋼板加固
施工流程:混凝土表面處理→鋼板裁剪與加工→鋼板安裝→焊接→膠粘劑灌注→養護
技術要點
混凝土表面處理:對需要外包鋼板的混凝土表面進行打磨處理,去除表面的浮漿、油污和松散混凝土,使混凝土表面平整、粗糙。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后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
鋼板裁剪與加工:根據設計要求,對鋼板進行裁剪和加工,鋼板的尺寸和形狀應符合設計要求。鋼板的邊緣應進行打磨處理,去除毛刺和棱角。
鋼板安裝:將加工好的鋼板粘貼在混凝土表面上,鋼板的位置和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采用膨脹螺栓將鋼板固定在混凝土上,膨脹螺栓的間距和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焊接:對鋼板的拼接部位進行焊接,焊接采用電弧焊,焊縫的高度和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焊接過程中,應采取有效的防風、防雨措施,確保焊接質量。
膠粘劑灌注:在鋼板與混凝土之間灌注環氧樹脂膠粘劑,膠粘劑的灌注應飽滿、均勻,不得出現空鼓現象。灌注過程中,應密切觀察膠粘劑的流動情況,及時調整灌注壓力和速度。
養護:膠粘劑灌注完成后,應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 [7] 天,確保膠粘劑充分固化,達到設計強度。
施工流程:舊避雷設施拆除→避雷針安裝→引下線連接→接地裝置檢測與修復→調試
技術要點
舊避雷設施拆除:使用扳手、鉗子等工具將煙囪頂部損壞的避雷針、引下線等舊避雷設施拆除,拆除過程中應注意避免損壞煙囪的主體結構。
避雷針安裝:按照設計要求,將新的避雷針安裝在煙囪頂部的指定位置。避雷針的材質、規格和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應牢固、垂直。
引下線連接:將避雷針與引下線進行連接,引下線采用鍍鋅扁鋼或鍍鋅圓鋼,連接方式采用焊接或螺栓連接。焊接接頭的長度應符合相關標準規定,螺栓連接應牢固、緊密,并有防松措施。
接地裝置檢測與修復:對煙囪的接地裝置進行檢測,測量接地電阻值。如果接地電阻值不符合設計要求,應采取相應的修復措施,如增加接地極、更換接地材料等,確保接地電阻值小于等于 [10] 歐姆。
調試:避雷設施安裝完成后,進行調試,檢查避雷針的垂直度、引下線的連接質量和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等,確保避雷設施能夠正常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