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囪內壁防腐技術方案
發布日期:2025-9-26 8:23:49 人氣:0 欄目:公司新聞
清理雜物:首先使用掃帚、高壓水槍等工具,清除煙囪內壁表面的灰塵、煙灰、浮渣等雜物,確保內壁表面清潔。對于頑固污漬,可采用專用清潔劑進行清洗,清洗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
混凝土表面處理
修補缺陷:對于煙囪內壁混凝土表面的蜂窩、麻面、裂縫等缺陷,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漿進行修補。修補前,先將缺陷部位的松散混凝土、浮漿等清除干凈,用清水濕潤基層,然后涂抹界面劑,再分層涂抹聚合物水泥砂漿,壓實抹平,養護至規定強度。
打磨處理:使用角磨機或砂紙對混凝土表面進行打磨處理,去除表面的凸起、毛刺、舊涂層殘留等,使混凝土表面平整、粗糙,增強與防腐涂層的附著力。打磨后,用壓縮空氣將表面的粉塵清理干凈。
金屬部件處理:若煙囪內壁存在金屬爬梯、支撐件等金屬部件,需對其進行除銹處理。采用噴砂除銹或手工除銹的方式,去除金屬表面的鐵銹、氧化皮、油污等,除銹等級達到 Sa2.5 級或 St3 級。除銹后,及時涂刷防銹底漆,防止金屬再次生銹。
底層涂料:選用環氧樹脂底漆,該底漆具有良好的附著力和耐腐蝕性,能夠與混凝土表面和金屬表面牢固結合,為后續防腐涂層提供良好的基礎。
中層涂料:采用玻璃纖維布增強的環氧樹脂涂料作為中層,通過玻璃纖維布的增強作用,提高防腐涂層的機械強度、耐磨性和抗沖擊性,延長防腐涂層的使用壽命。
面層涂料:選用聚脲彈性體涂料作為面層,聚脲彈性體涂料具有優異的耐腐蝕性、耐高溫性(可承受 [X]℃的溫度)、耐候性和柔韌性,能夠有效抵抗煙氣中腐蝕性介質的侵蝕,同時能夠適應煙囪在運行過程中的溫度變化和振動,避免涂層開裂。
底層涂料施工
涂料配制:按照環氧樹脂底漆的產品說明書要求,將底漆的甲、乙組分按規定比例混合均勻,攪拌時間不少于 [X] 分鐘,確保涂料混合充分。配制好的底漆應在規定的使用時間內(一般為 [X] 小時)使用完畢,避免涂料固化。
涂刷施工:采用滾涂或刷涂的方式,將環氧樹脂底漆均勻涂刷在煙囪內壁經表面處理后的混凝土表面和金屬部件表面。涂刷時應注意涂刷方向一致,厚薄均勻,避免出現漏涂、流掛、起泡等現象。底漆的涂刷厚度控制在 [X] mm,涂刷一遍,待底漆干燥固化后(一般干燥時間為 [X] 小時,具體根據環境溫度和濕度調整),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中層涂料施工
玻璃纖維布裁剪:根據煙囪內壁的尺寸和施工要求,將玻璃纖維布裁剪成合適的寬度和長度,一般寬度為 [X] mm,長度根據施工高度確定,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過多接頭。
涂料涂刷與玻璃纖維布鋪貼:首先在干燥固化的底漆表面均勻涂刷一層環氧樹脂涂料,涂刷厚度控制在 [X] mm,然后將裁剪好的玻璃纖維布平整地鋪貼在涂料表面,用刮板或滾筒將玻璃纖維布壓實,使涂料充分滲透到玻璃纖維布的縫隙中,排出氣泡,確保玻璃纖維布與涂料緊密結合,無空鼓、褶皺現象。接著在玻璃纖維布表面再涂刷一層環氧樹脂涂料,涂刷厚度同樣控制在 [X] mm,使玻璃纖維布完全被涂料覆蓋。根據設計要求,中層可鋪貼 [X] 層玻璃纖維布,每層施工工藝相同,相鄰兩層玻璃纖維布的接縫應錯開,錯開距離不小于 [X] mm。待中層涂料干燥固化后(干燥時間一般為 [X] 小時),進行下一道工序。
面層涂料施工
涂料配制:聚脲彈性體涂料為雙組分材料,按照產品說明書的規定比例,將 A 組分(異氰酸酯組分)和 B 組分(胺組分)倒入專用的攪拌設備中,高速攪拌均勻,攪拌時間一般為 [X] 分鐘,確保涂料混合均勻。由于聚脲彈性體涂料固化速度較快,配制好的涂料應立即使用,避免浪費。
噴涂施工:采用專用的高壓無氣噴涂設備進行聚脲彈性體涂料的噴涂施工。噴涂前,應調整好噴涂設備的壓力、流量和噴嘴大小,確保涂料霧化良好,噴涂均勻。噴涂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合適的位置,保持噴槍與煙囪內壁表面垂直,噴涂距離控制在 [X] mm 左右,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連續噴涂,避免出現漏噴、重噴現象。聚脲彈性體涂料的噴涂厚度控制在 [X] mm,一般噴涂一遍即可達到設計厚度要求。若噴涂厚度不足,可在第一遍涂料干燥固化后(一般干燥時間為 [X] 分鐘),進行第二遍噴涂。
施工準備(材料準備、設備調試、安全防護措施落實等)→2. 表面處理(清理雜物→混凝土表面修補→混凝土表面打磨→金屬部件除銹)→3. 底層涂料施工→4. 中層涂料施工(玻璃纖維布鋪貼與涂料涂刷)→5. 面層涂料施工→6. 質量檢查與驗收→7. 成品保護。